在某个被雨水浸湿的黄昏,我遇见了绫仓雨。
她的名字像一首未写完的诗,带着潮湿的雾气与旧书页的芬芳。绫仓并非她的姓氏,而是那座她总提起的小镇——绫仓町,一个藏在山麓间的角落,常年被细雨笼罩。她说,那里的雨是温柔的,落下来时连时间都变得缓慢,仿佛每一滴水珠都在替人记住被遗忘的故事。


第一次见到她时,她正站在咖啡馆的屋檐下,伸手接住檐角滴落的雨水。指尖悬停的瞬间,水珠碎裂成光,映出她眼底的静谧。她告诉我,她收集雨声:用老式录音机录下不同季节的雨,再在失眠的夜晚播放。“春天的雨像猫的脚步,冬天的雨是玻璃的叹息。”说这话时,她的声音很轻,仿佛怕惊扰了某个透明的梦境。

后来我才知道,她曾是绫仓町一所小学的音乐老师。教室的钢琴年久失修,弹奏时总有几个琴键沉默不语,孩子们却说那是“雨精灵在睡觉”。她笑着接纳了这种浪漫,甚至为残缺的琴键谱曲。直到某天,一场暴雨冲垮了通往外界的桥,学校在蝉鸣最盛的夏天关闭。她带着一盒磁带离开,里面录着最后一堂音乐课上,孩子们用口琴吹出的走调旋律。
如今她在城市边缘经营一家旧书店,书架间总弥漫着淡淡的霉味,像一场永远未晴的雨。偶尔有客人问起店名“雨之栖”的由来,她便指向窗台上的一只铜制风铃——那是绫仓町神社的馈赠,铃舌早已锈蚀,再不会发出声响。“但下雨时,”她说,“我能听见它在记忆里摇晃。”
某个梅雨季的深夜,我路过书店,发现灯还亮着。推门进去时,她正用绒布擦拭一台老唱片机。沙哑的爵士乐突然流淌而出,混杂着窗外渐密的雨声。她递给我一杯热红茶,忽然说:“你知道吗?绫仓町的雨,其实从未停过。”
那一刻,我恍然明白,她不过是将一场遥远的雨,藏进了往后所有的阴天里。